培育企业方阵,厚植行业发展根基。企业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源泉,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。在工作中坚持“热情服务、专业指导”,与企业共同成长。差异化培育骨干企业。深入企业摸底,明确龙头骨干、专精特新、外出发展三个培育方向,坚持“一企一策”,建立帮包对接机制。山东滕建等12家企业被评为山东省建筑业全链条龙头骨干企业,8家企业位列枣庄市百强企业。招大引强设立央企子公司。紧抓省政府“稳中求进”政策机遇,在全省率先招引设立央企子公司,帮助企业直接获得总承包一级资质。一站式做好企业落户帮扶指导,帮助企业解决资质增项、项目承揽、税务指导等问题,确保企业愿意来、留得住、发展好。目前我市已设立5家央企子公司,帮助获得各类资质13项。靶向招引特色企业。2024年有28家外地建筑企业迁入枣庄,今年以来又新增10家迁入企业,涵盖公路、矿山、消防等各类资质。山东晨旭项目公司已成为我市全过程咨询行业领军企业,多项经验在全省试点推广;旗胜建设集团和3家关联企业已成为枣庄公路施工领域骨干企业。“近者悦、远者来”已经成为我市建筑企业培育工作最生动的诠释。
强化创新驱动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着力构建“人才培育+成果研发+智能转型”的三位一体创新体系,助力企业发展。深化政校企合作,加强行业人才培育。与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设立“全过程造价咨询人才培育流动站”,为枣庄市建筑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实施“头雁领航”计划,联合同济大学、武汉大学举办2期建筑业高管培训班。联合市总工会、职业院校举办建筑类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,参加培训人员达到3500人次。以赛促建,提高行业技术水平。积极开展QC成果、工法培育,我市建筑企业现有省级技术中心6家,占全市总数的10%。2024年枣庄市有7项QC成果获得国家二等奖。在山东省“技能兴鲁”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等多个荣誉,彰显“鲁班故里”工匠精神。紧抓机遇,推动智能建造产业发展。邀请专家学者对智能建造产业发展进行授课讲解,组织上下游关联企业举办智能建造产业座谈会,推动形成智能建造产销用发展链条,加大3D打印、模块式住房等新技术、新产品在项目中的推广使用力度。我市三维钢构等4家企业获评山东省建筑工程智能建造试点企业,9个项目获评试点项目。
深化协同共治,扩大行业“朋友圈”。构建“建筑+教育”培育体系。围绕建筑企业需求制定“政企银税法”教培方案,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、市税务局、市统计局、市司法局、市金融监管局等10余家部门和单位,举办4期高质量发展培训会,从资质培育、统计报表、税费缴纳、金融扶持、法律保障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链条务实培训,共计600家次企业参加。完善全链条政策供给。提请市政府出台《关于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真金白银夯实行业发展基础;联合市财政局建立建筑业税源培育共商机制,共同制定政策推动建筑业企业外出施工拓展税源;联合市商务局组织枣庄—沙特经贸交流座谈会,鼓励企业拓展海外市场;联合市工信局携手搭建建筑建材产业联盟,推动研、产、用一体发展,实现行业间互促发展、合作共赢。激活基层联动新动能。借助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的中青班平台,直接向镇街宣贯建筑业扶持政策,推送企业名单,携手镇街对建筑企业进行精准培育。两年来新增建筑业纳统企业113家。助力木石镇培育1家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和1家专精特新企业,兴仁街道招引3家优质外地建筑企业成功迁入。
闪电新闻记者 刘芮 报道
(原文: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826934936694342931&wfr=spider&for=pc
文章来自转载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,我们将予以删除)
文章来自转载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,我们将予以删除)